文組對職涯更加迷惘?

——如何探索並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涯

人資小週末

2024年6月1日 下午 4:35

人資小百科

在104人力銀行平台上以「工程師」為關鍵字搜尋獲得了101536筆資料,然而搜尋「行銷」獲得明顯數量較少的64528筆資料,搜尋「人資」更是僅有13939筆資料。這樣的工作機會數量差距是否顯示文理組在工作機會的熱門度仍存在一定差距呢?綜觀來看,臺灣社會風氣整體來說依然崇尚理組的職業如工程師、醫生等,而文組學生在學期間常被親朋好友甚至師長勸說,希望其就讀理組未來才有更多選擇,這些現象皆造成了文組生對於職涯更加的迷惘。

普遍來說,理組工作的起薪和平均薪水確實比文組的工作來得有優勢,而文組工作也面臨所需能力不明確、不具專業性等等質疑。許多文組學生想藉由轉系消解自己對職涯的迷惘,也有因為薪水在出社會後決定要轉職做工程師的案例。然而,文組工作的不明確同時也代表了他的多元性,而文組生在學習以及職涯探索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志業。

迷惘的可能原因,是自己根本不清楚自己適合做什麼工做、擅長什麼東西、又偏好什麼職位,因此透過內在探索,了解自己能夠良好發揮的工作,不僅在工作時能獲得更多成就感,也更可能脫穎而出獲得老闆青睞。

如何進行內在探索

思考自己在工作中「做得比別人好」的項目,以及曾經「被別人說做得不錯」的工作內容。從第一視角和旁人的眼中去理解這件事情,觀察自己常在什麼表現中在表現好、身邊人給予自記的正面回饋,都是能夠作為釐清擅長工作的參考。

此外,在工作中「覺得充實和踏實」是使工作對個人更有意義的感受。我們可以深入思考是工作中的什麼環節或要素讓自己有如此感受,進而找出工作中自己能夠最好發揮的部分。舉例來說,若在進行一個專案過程中,對於團隊成員各司其職後共同達到目標感到滿足,那「團隊合作」或許就是其最能發揮之處;若滿足於專案的發想解方並執行的環節,則「問題解決、危機處理」或許就是其擅長的領域。

另外,也得以輔以外在多元的工具幫助內在探索的進行,例如若作為大學生,可查詢學校是否有職涯中心、規劃諮詢辦公室等資源。藉由專業職涯諮詢師的聆聽和引導,協助我們對於釐清職涯不確定的想像和不同的考量,諮詢師能提供學生的協助也包含建立更長遠的規劃,因此在能夠進行多面向的思考。這些內在探索讓我們對工作中自己能夠發揮之處、偏好的職涯路徑有更全面的理解,進而進入外在選擇的部分。

如何進行外在選擇

進行了內在選擇,釐清自己在工作中最在意的面向、能夠做好且感到滿足的內容後,會進行到外在的選擇。對文組生來說,「怎麼選」是一個很大的難題,不確定如何能進行。外在選擇重要的是要根據個人的內在探索,而非盲從市場上主流的職位或是產業。而外在選擇可以分成以下適合產業、公司、職位三個面向討論。

📍 適合產業

若是認為工作中最重要的是對其的熱愛,這種類型的人可以選擇自己最感興趣且願意長期投入的產業。如文化創意產業或影視產業,雖然產業整體的薪資水準不高,但真心投入在工作中的收穫的成就感是很難被其他事物取代的。若在意的面向為薪資和產業前景,以現在的趨勢來說進入半導體、軟體業、金融業等累積經驗,有機會在未來獲得更多薪資或工作機會,而文組生在這些產業中多擔任人資工作者、行銷、業務、專案管理等職務。不管核心的考量為何,在進行產業選擇時,透過多元方式了解產業發展、未來趨勢是必不可少的步驟。

📍 適合公司

選擇公司時,公司規模、體系到企業文化、工作地點等等都是會被納入考量的面向,以下以公司規模、公司文化兩個面向為例。

公司規模大小:許多人對於千人以上的大型企業或是已經上市上櫃、具有規模的公司有很大的憧憬,這類型的公司普遍來說薪水成長較為穩定,公司運作的體系架構也相對完整,接觸到規模較大的專案等工作內容也得以累積本身的資歷。然而中小型企業並非沒有值得得選擇之處,小公司員工人數相對較少的情況下,在團隊中更容易爭取到機會表現工作能力。而攬下了工作、承擔了責任,也代表擁有更多的權力,相較大公司更可能獲得快速升遷的機會。

企業文化:一間公司的經營模式、工作風格、同事間的互動……等等,皆和企業文化有所關聯,文化是一個群體內部互動和運作的基礎,因此也是選擇企業時的重要考量。在了解企業文化時,可以從「與人互動」的面向切入。與人互動的部分,像是權威型的文化強調實力,職場環境競爭性較高;而學習型的文化則強調成長和探索,職場環境鼓勵大家提出創新想法等等。而我們可以從中思考自己是否喜歡、又是否能適應這樣的職場環境,以此作選擇。

📍 適合職位

職位是最關乎工作內容的考量,除了個人能力發揮、興趣偏好等等之外,職位在公司中被重視的程度、薪水成長空間較大等等也是選擇職位時的考量。文組生較有優勢職務包含業務、顧問、產品和專案管理,其他有特定專業的職務內容包含法務、會計人員等等。其中,薪水成長空間較大是指職務的薪水天花板較高,因此剛起步時仍可能是相對低薪的情況。無論如何,選擇職務內容仍要基於內在探索的結果,而非被外界認為的正確選擇影響!

總結

我認為近期生成式AI等科技工具的發展和盛行,更強化了理工科職涯發展前景更好的風氣,然而這樣的立場是基於對於硬實力的重視、高薪資的崇尚,或是對於學習要導向某個目的有所執著。然而這樣的趨勢也可能有退潮的一天,出現理工生在學學習之技術無法因應時下需求的情況。而人文社會科學背景的人才在學期間透過大量閱讀和分析文本所培養的思辨能力、覺察能力,雖然這些科系並無具體對應的職業,但所學能力仍有許多應用之處。如歷史系的學生的所學常被認為除了當老師外無用武之地,但現在文化創意產業、影視產業、遊戲產業在內容上都能派上用場,在設計細節時能夠使歷史脈絡更加的清晰並符合邏輯。或許現在學校和社會普遍仍對於文組生的所學不夠重視,職涯選擇上也相對迷惘,但將需要考慮的部分細分成內在探索、外在選擇的數個面向,能夠將更明確適合自己的選擇。

撰文者:張清揚

參考資料:

https://www.yourator.co/articles/580

https://www.yourator.co/articles/581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96982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8485

https://www.storm.mg/lifestyle/4683026

https://www.yourator.co/articles/278

文章標籤

# 文組生# 選擇# 探索# 職涯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