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傳統到智能:AI 如何提高學習成效
Michelle 是一名在職場打拼多年的資深人資專員,任職於一家中型科技公司,公司擁有約 500 名員工,她每年都肩負著企業教育訓練與人才發展計畫的規劃與執行。然而,隨著業務需求的不斷變化,傳統的訓練方式逐漸暴露出許多問題:成本高昂、效率低下,且無法快速滿足技能要求的升級速度。員工對既有課程的興趣與投入度也明顯不足,讓 Michelle 感到既疲憊又挫折。
在有限的資源下,Michelle 試圖尋找突破口,希望能以更高效的方式,提供適合每位員工需求的訓練內容,讓學習變得有趣且切實可行。此時,公司決定引入生成式 AI 技術,重新構建學習與發展的框架。這個決定為 Michelle 的工作帶來了新的視角,也讓她看見科技革新人力資源領域的無限可能性。
生成式 AI 的興起為學習與發展提供了革命性的機會,讓個人化與即時適應環境變化成為可能。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慧)能透過數據分析精準辨識技能差距,也能根據學習者的需求量身打造課程內容,甚至即時更新教材以跟上快速變化的趨勢。
📌在本文中,將探索生成式 AI 在訓練與發展中的實際應用,並討論這些技術如何解決傳統方法的不足,為企業帶來更高的效能與競爭力。透過這篇文章,讀者將看到科技如何助力企業重塑教育訓練模式,並在快速變動的時代中實現永續學習與成長。
第一步:重新定義學習需求
身為人資專員的 Michelle 深知,企業訓練不僅僅是滿足當前需求,更是為未來的挑戰做好準備。為了讓員工的技能與公司的策略佈局保持同步,她積極與公司高層進行討論,對焦企業未來5到10年的核心需求。這些需求涵蓋了公司運營所需的專業能力,還包括能在快速變動的市場中生存與競爭的軟實力。
「員工需要哪些技能,才能在現在和未來都站得住腳?」這個問題成了她工作的起點。
在確認策略後,Michelle 開始運用生成式 AI 工具和 Cornerstone OnDemand 提供的解決方案,分析公司內部的技能現況與差距。透過 AI 的動態數據分析,她能快速掌握每位員工的學習進度與工作表現。例如,AI 工具經過分析後,可以識別出軟體工程團隊在某些進階技術上的不足,並自動推薦對應的訓練課程或訓練方式;同時,Cornerstone 的人才預測功能則幫助她預測升職或轉調路徑,並評估每位員工的職位準備度與可能的流失影響。
Michelle 透過 Cornerstone 的技能盤點功能,清楚列出企業未來所需的職能,並將這些需求與員工現有的技能進行比對。系統還能連動企業學習課程,補齊技能落差,確保每位員工都能達到其職位的要求。同時,系統自動從公司目標延伸到員工個人目標,並與外部系統整合動態更新,讓她能更有效地推進人才發展計畫。
這樣的全面整合解決方案,能提升員工的工作表現,還能為公司創造更大的價值,實現人才與組織的雙贏。
💡 本段重點整理
- 透過對話,確定未來的核心能力需求,訓練結合專業職能與軟實力。
- 使用 Cornerstone OnDemand 的人才預測與技能盤點功能,結合 AI 動態分析員工技能差距,補齊不足。
- 系統自動更新個人與公司目標,確保人才發展與企業策略同步。
第二步:數位化與個人化學習
Michelle 的努力不僅止於辨識技能的差距,還深入到學習目標的個人化設定。在實現個人化學習的過程中,她透過數據分析和互動式學習模組,為每位員工量身定制學習內容,提升學習成效。MAYOHR 的 Cornerstone 平台和育碁 a+Talent Suite 人才發展套件是她成功實現這些目標的重要助力。
以銷售團隊為例,Michelle 與生成式 AI 平台合作,為銷售人員設計了一系列互動課程,專注於進階溝通技巧的訓練。透過 Cornerstone 的 AI 主動推薦功能,課程可以根據每位員工的過往銷售紀錄、學習速度和風格,自動推薦合適的練習內容。對於需要提升客戶談判能力的銷售員,課程中模擬了多種實際談判情境,讓學員能即時練習並收到 AI 的回饋。此外,員工還可以自定義播放列表,訂閱優秀同儕或主管的課程,達成標竿學習,進一步激勵自主學習。透過這種量身打造的學習方式,銷售團隊不僅提升了參與度,也在實際工作成效上有明顯改善。
技術團隊的員工則獲得了個人化的編程挑戰訓練,生成式 AI 根據每位工程師的程式語言熟練度設計問題,並提供分步指導。Cornerstone 支援多元學習資源的整合,例如線上與線下教材、學習紀錄管理,讓員工能在不同環境中無縫銜接學習內容。同時,當學員遇到困難時,AI 就像一位虛擬導師,即時回答問題並提供解決方案,幫助員工快速突破學習瓶頸。這種互動式學習模擬了一對一教學的效果,大幅提升了員工的學習效率。
Michelle 還在課程中結合微學習(micro-learning)的概念,將課程拆解成短小精悍的單元。Cornerstone 的模組化學習設計讓員工能充分利用繁忙工作的零散時間完成學習,無論是透過短影片、互動練習還是離線功能,學習都能隨時隨地進行。同時,響應式介面確保了良好的使用體驗,無論使用 iOS 或 Android 裝置,都能有效參與學習。透過完整記錄學習歷程,企業內部得以促進知識分享與學習文化的塑造,而詳細的學習紀錄亦有助於主管為員工的職涯發展提供參考。
這些努力和工具的結合,使 Michelle 能夠在員工的技能提升和工作成效上創造顯著的價值,也為企業構建了一個以數位化和個人化為核心的學習生態系統。
💡 本段重點整理
- AI 主動推薦:依據員工的職能和興趣,自動推薦課程內容並激勵自主學習。
- 多元學習資源整合:線上/線下教材與學習紀錄管理,模組化微學習讓學習隨時隨地進行。
- 互動式學習與文化塑造:模仿一對一教學效果,結合響應式介面和離線功能,提升學習體驗並促進內部知識分享。
第三步:沉浸式訓練模擬的實踐
Michelle 的公司這時候面臨了一項挑戰:如何幫助客服團隊提升應對棘手客戶的能力?傳統的訓練場景通常是靜態的、是預設的,難以真正模擬客戶互動中的不確定性。因此,Michelle 決定運用生成式 AI 創建高擬真的沉浸式模擬訓練,為員工提供動態且真實的學習體驗。
這次,生成式 AI 成為訓練的核心工具,它能夠即時生成多樣化的客戶互動情境,例如模擬不滿意的客戶投訴、複雜的產品退換貨問題,甚至是跨文化的溝通挑戰。在訓練過程中,AI 能根據學員的回應即時調整劇情發展,例如,當學員試圖平息客戶怒氣時,AI 會依據其用語和態度動態模擬客戶的反應,從而創造出高度互動的學習環境。
Amy 是一個客服新手,在這個系統中接受訓練。她參與的模擬場景是一位客戶因延遲配送而情緒激動的案例。起初,Amy 的語氣過於防禦,導致客戶更加不滿。但在 AI 即時回饋的指導下,她學會使用更具同理心的措辭,最終成功平息了「虛擬客戶」的不滿。透過這種反覆練習,Amy 增強了應對能力,也更有自信面對實際的工作挑戰。
這類的模擬不只適用於客服領域,還可以用於其他需要高風險應對的場景,例如醫療專業人士的診斷練習或危機處理團隊的應急反應。生成式 AI 的多樣性和動態回應能力,讓學員能在低風險的環境中體驗高壓場景,提升決策能力和情境意識。
第四步:成效追蹤與改進
為了確保公司訓練計畫的實效性,Michelle 著手建立了一個即時數據回饋系統,並結合生成式 AI 技術動態更新學習內容。這套系統讓她能夠快速掌握每位員工的學習進度與效果,並根據最新的業務需求持續調整課程內容,確保學習與時俱進。
以公司的數位行銷團隊為例,Michelle 與生成式 AI 工具合作,將最新的社群媒體演算法變化和消費者行為趨勢整合到課程中。當某個平台的演算法發生重大變更時,AI 會即時分析這些改變對行銷策略的影響,並生成一系列相關的學習模組。員工可以在第一時間接受更新的培訓,確保自身技能始終與市場需求保持一致。
在法律部門,AI 還能快速更新與當地法規和案例法相關的學習資料,確保員工掌握最新的法律知識,還能有效應用於實際業務。這樣的即時更新,避免了傳統課程設計因內容過時而導致的學習效率低下問題。
即時數據回饋系統還為 Michelle 提供了全面的學習分析報告,她能輕鬆了解哪些課程模組最受歡迎、哪些學員進步最快,以及哪些部分需要優化,這些數據成為她改善課程設計的重要依據,幫助公司將培訓資源用在刀口上。
💡 本段重點整理
- 實時追蹤學員進度與效果,幫助識別需要改進的環節。
- AI 根據最新趨勢或業務需求,調整課程內容,避免過時資訊影響培訓效果。
- 分析學習數據,精準分配資源,提升整體學習成效。
結語:未來的無限可能
經歷了數位化學習的轉型旅程,Michelle 深刻反思自己的角色變化。從最初只是一名被動執行公司培訓計畫的人資專員,到如今成為數位學習的領航者,她發現自己推動了學習模式的革新,更改變了員工與企業的關係。AI 的引入讓她明白,科技並非要取代人力,而是為人力資源的工作注入更多可能性與創造力。
在這個快速變化的職場環境中,Michelle 親眼見證了 AI 與人資工作的協同作用如何提升企業的競爭優勢。生成式 AI 提供的個人化學習、即時回饋和沉浸式模擬訓練,成功解決了傳統培訓方法的許多局限性。然而,這一過程也提醒她,AI 技術雖然強大,但並非沒有缺點。例如,系統可能產生不準確的內容,甚至誤導學習者。為了避免這些風險,她建立了持續監控和反饋機制,確保 AI 所提供的培訓內容始終符合實際需求並保持高品質。
回顧這段轉型歷程,也讓我在撰寫本文時深刻反思:AI 的力量固然能革新人力資源的運作,但這份力量需要被謹慎且負責地運用。我們不僅要看到科技的可能性,更要理解其限制並學會因地制宜地利用它。AI 的成功應用,不在於它的技術有多先進,而在於人們如何以創造性的方式與它合作,並將它轉化為實際效益。
未來的可能性是無窮的。
隨著生成式 AI 技術的不斷成熟,企業將擁有更多機會去改變學習與發展的方式,使之更高效、更貼近實際需求。在快速變動的時代,只有主動擁抱變化,善用科技,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
撰寫者:吳孟軒
參考資料:
https://blog.104.com.tw/how-to-arrange-education-and-training-in-the-new-era/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31583?from=search
https://hbr.org/2023/12/how-genai-could-accelerate-employee-learning-and-development
https://www.mayohr.com/tw/product/Cornerstone
https://www.mayohr.com/tw/product/learning-management-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