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同堂的組織,你準備好了嗎 —針對不同世代的留才策略
💻撰寫者|楊采妮
🎯撰文動機|在當今人才流動快速的時代,組織如何有效地留住人才成為了一個重要的課題。組織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培養人才,因此,如何留住這些人才變得至關重要。
說到留才,很多人可能會想到一招就是「加薪」,但事實上,加薪並不一定是最好的留才策略,有時甚至可能讓組織陷入留才陷阱!
🎯留才只要加薪就好?
—加薪可能帶來的留才陷阱
✖️ 人才認為金錢不是唯一考量:離職原因通常複雜多元,可能包括缺乏成長空間、組織管理不善、生涯規劃不合、價值觀不合、彈性工時不足等。僅僅透過加薪留才,而不深入了解員工需求,可能無法真正留住人才。
✖️ 破壞薪資公平性:薪資通常是按照組織薪資規定計算的,若單獨給予某些員工加薪,可能會引起其他員工不滿,影響團隊合作氣氛,甚至帶來更大的人才流失。
✖️ 薪資是否具市場競爭力:即使員工因為薪資問題而離職,僅僅加薪是否解決根本問題?應該將組織薪資水準與市場相比較,若明顯低於市場水準,則應該調整整體薪資水準,而非單純加薪。
🎯不同世代所在意的職場拉力不同
如今是個五代同堂的職場,面對不同世代,我們自然應該採取不同的留才策略。麥肯錫(McKinsey & Company)一份報告中指出,不同世代的人願意留在一份工作中的原因大不相同。這些差異可能是來自世代價值觀不同,也可能是不同的年齡階段所在意的事物不同。但不可否認的是,不同世代在意的職場拉力不同,設計不同的鼓勵留任機制,能更有效的解決人才流失問題。
圖片來源:〈怎麼讓不同世代工作者共處?麥肯錫調查:多數人想要的, 八年級生最不在乎!〉,經理人,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articles/view/66944
- 44歲以下的員工,最在意的職場拉力是「工作方式彈性」。
- 25歲以上的員工普遍都將「足夠薪酬」放在第一或第二序位,但對於25歲以下的員工,薪酬的順位在最末位。
- 越是年輕世代,尤其是千禧年前半部世代之後的員工,越在意職涯發展。
- 45歲以上的員工,除了在意薪酬,也在意「工作意義」。
🎯執行留才策略
留才應該從日常工作中開始,並融入組織制度之中。若留才工作等到需要留才時才開始做,多半效果不佳,又最耗費資源。事實上,留才工作從招募就應該做起。根據人力資本研究所的調查,有 20% 的員工在入職的頭 45 天內就辭職,其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在招聘階段的期望沒有獲得滿足。這是其中一個實例讓我們了解,留才措施應該融入日常工作的每個階段中。
具體可以怎麼做如下:
【蒐集資訊】
⭕設計定期了解員工需求機制:組織內有不同年齡、年資、性別、背景、專長與國籍等多元背景的員工,每個員工必然有對於職涯、人生有不同的想像與期待。了解的前提是充分地溝通,建立溝通管道,利用定期的員工面談、員工滿意度調查等,蒐集員工職涯規劃、價值觀等,並了解員工目前的需求。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特性,例如員工滿意度調查能夠更全面性的了解不同部門、年資、年齡的員工所面臨的組織議題,更能了解組織在制度層面的不足或影響;相對的,面談能夠更深入了解單一或小部分員工所面臨的問題,也能設計出更客製化的留才機制。
【個別需求】
⭕正視員工個別需求:分析並確定個別員工需求後,才能進一步思考如何滿足個別員工;然而在滿足之前,仍需謹慎評估。給予單獨一名員工更多福利,可能會破壞公平性?更應該評估的是該名員工是否能創造合理的價值,而能夠使組織投入該成本,並且不至於讓其他員工感到不公平,反而造成其他人才的流失。
【建構整體人才留任架構】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結合人才管理制度: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由低到高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與歸屬(社會)需求、尊重(自尊)需求、自我實現需求。不同層次的需求對應的是不同類別的人才留任機制。因此利用馬斯洛需求理論,可以重新檢視系統性的管理制度與措施,逐步建構留任人才的機制。下圖為範例:
圖片來源:〈除了加薪之外,如何留才?〉,104職場力,https://blog.104.com.tw/employee-retention/
🎯心得
- 留才的本質是了解並滿足員工需求,尊重並同理每個人的立場、價值觀、人生規劃等,以創造留住員工的力量。
- 「留才」一詞,我一開始認為帶有消極意味,似乎是組織只能被動的去留下人才。然而,在蒐集資料的過程中,我感受到留才也能是積極的作為,而且公司主動積極創造留才的機制與環境,往往能用最少的力氣創造最大的效益。我們經常看到「員工關係」一詞,其實就是以積極的角度,談論如何在組織中創造留才環境。
- 回到文章一開始所提到的,「加薪」為何不是一個好的留才策略,除了前文提到的不一定合乎人才需求、破壞薪酬公平性、治標不治本等問題,關鍵的問題在於選擇以加薪留住人才,往往是員工已經有離職的想法,組織只能站在被動的立場來挽留人才,此時的留才措施雖然投入許多資源,但能發揮的作用並不大。
- 組織若能重視「員工關係」,在組織所能掌控的範圍內,讓每位員工在工作中都有愉快的體驗,這樣就能主動創造吸引力,也自然能達成留才的目的。反之,如果組織中出現無法主動經營良好員工關係的情況,或許就應該思考,是組織現階段資源不足,無法提供適當的福利與制度,還是其他人力資源管理的階段出了問題,例如缺乏合適的招募制度找到與組織價值觀相近的人選。
- 我認為留任率是檢視雇主品牌是否得到員工認同的指標之一,組織若重視人才,從日常生活中實踐留才措施,取得員工認同感與向心力,才能更好地留住人才。
參考資料
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columns/view/68282
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articles/view/64854
https://seminar.1111.com.tw/article/detail/393?rmd=20230608
https://blog.104.com.tw/employee-reten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