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雇主品牌」到「員工體驗」:那些活在制度之下的日常感受,真的有人在乎嗎?
雇主品牌(Employer Branding)很像一張代表公司外在形象的名片─我們是怎樣的一家公司、我們想吸引什麼樣的人才、別人眼中的我們長什麼樣。但這張名片背後,其實是有一整套的內部系統在支撐著它─員工體驗(Employee Experience),從招募流程、入職體驗、工作的每一天、員工學習發展、甚至離職面談都涵蓋在其中。
如果將雇主品牌比喻成一座建築的外觀,那員工體驗就是那扇門一打開,裡面的採光、動線、氛圍。至於我們常提到的EVP(Employee Value Proposition,員工價值主張),僅僅是只是這棟樓裡的其中一間房間。真正決定一個員工願不願意留下來、在這裡工作快不快樂,是由五個面向所共同交織構成的:員工敬業度(Engagement)、員工賦能(Empowerment)、員工發展(Development)、多元共融(DEI)、員工價值主張(Employee Value Proposition)。
真正的戰場,在日常裡:員工體驗的實質影響力
很多人會直覺地把員工體驗視為人資的專業領域,彷彿只要HR做好活動設計、制度規劃,體驗就能自動到位。但其實真正影響員工感受的原因,藏在日常的每一個細節中,是從一個人決定投履歷的那一刻起,到面試、入職、學習、成長、被理解、被支持,甚至是到最後離職時,公司給他的所有感受的總和。這些感受會累積成態度,進一步形成員工的行動。而一間公司是否能留住人才、培養人才,甚至讓員工願意自發向上、主動貢獻,其實都與日常的員工體驗有關。
企業若真想提升員工體驗,必須轉換視角:將員工體驗當作動態的「使用過程」來看待,就像在設計一個App一樣,理解使用者從登入、操作到完成任務的全流程,找出不順手、不友善的地方,逐步優化,流程終究需要考量到,公司是否有做到員工敬業度(Engagement)、賦能(Empowerment)、員工發展(Development)、多元共融文化(DEI)、以及員工價值主張(Employee Value Proposition)。
簡單來說,真正決定一間公司「好不好待」的,從來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你怎麼做制度、怎麼做溝通、怎麼做選才與領導。
員工體驗的五大面向
延續上面的比喻,如果把員工體驗當作一棟建築物,即便這間公司得了許多國際獎項,有了光鮮亮麗的外表,但如果內部供應失衡、結構鬆散,那麼再奢華的門面都只是表象,遲早會在強風吹襲下崩塌。而真正支撐這棟建築的,不是外牆的光鮮,而是內部的五個關鍵要素:員工敬業度、員工賦能、員工發展、多元共融(DEI)與員工價值主張(EVP)。它們或許不被第一眼看見,卻影響著這間組織是否穩固、是否值得久留。
- 員工敬業度:就像建築物最深處的鋼筋與地基,決定建築的穩定度與韌性。員工是否在情感上認同這份工作、是否相信自己的投入有意義、有價值。牽涉到的不只是工作本身,而是這份工作是否能為該名員工帶來清晰的目標感、是否有人看見並回應你的努力,是否有可以犯錯的心理安全。當這些條件成立時,員工自然更願意投入、與人連結,也更可能在組織裡走得長遠。但如果員工根本不相信這裡值得投入,那麼其他設計再華麗,也撐不起整座結構。
- 員工賦能(Empowerment):不只是給任務,更是一種信任的傳遞-公司或部門主管願意讓員工自己決定方式和步驟嗎?是否願意在資源上給予支持,允許他們從錯誤中學習,而不是只看成果論輸贏?就像是建築物內部的通道與電梯設計,影響每一個人在組織裡能否順利前進與上下流動。若通道狹窄或被管制,人再怎麼努力也難以突破,能被困在桎梏中。
- 員工發展(Development):對員工來說應該是一段持續成長的體驗歷程,而不僅僅是訓練時數的累積,且能讓在工作中持續學習、累積實力,並清楚看見自己在組織中的未來走向,在這樣的過程中,也讓員工感受到自己的學習是被納入公司的職業藍圖中,願意待在公司並投入心力。
- 多元共融(DEI):公司是否有接納差異、提供公平機會,並營造讓每位員工都能自在表達與參與的環境。就像是建築的採光設計,決定整體空間是否能令人舒展、自在,讓不同的人群在裡面各自發光。
- 員工價值主張(EVP):是公司對員工所提供的一種價值承諾,代表著員工在這裡工作時會獲得什麼樣的整體體驗,體驗的內容包含公司內部的文化氛圍、價值觀、工作環境,以及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方式,是員工日常感受的核心組成部分。就像走進一棟建築時,人們會立刻感受到空間帶來的溫度與氣息,是有人情味還是冰冷疏離?包括牆上的標語、空間的動線,都會傳遞著這個地方的價值觀。
結論
真正讓人願意留下來的,從來都不是海報上的口號,而是每天打開電腦開始工作後,實際感受到的支持與成長空間。在打造雇主品牌外在形象的同時,也要思考公司內部的系統,從制度、流程、溝通到領導風格把員工體驗的基礎打穩,因為這些細節都在形塑員工對這家公司的認知與選擇。企業要的是人才長期願意留下來並發揮影響力,那就得從根本思維轉變:把員工當使用者來設計,才能打造出一個讓人真的想「住下來」的地方。
參考連結
https://www.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100590&page=1
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management/blog/3017998
https://hrmall.104.com.tw/blog/post/166148
https://www.cathayholdings.com/holdings/esg/media/articles/esg-life/dei
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articles/view/66564
https://www.cheers.com.tw/talent/article.action?id=5102373&page=2
https://www.hbrtaiwan.com/article/19664/why-employee-experience-initiatives-fall-short
https://www.hbrtaiwan.com/special-topics/23558/reimagining-work-as-a-product